《偏离17.5º》是一个始于1992年的作品计划:在1989年一次与好友的十三陵之行,隋建国看到了在政治运动中被打碎后又被用水泥修复起来的石碑,并引发了他“年度纪念碑”的方案:他希望做一个用锔子锔起来的碎石碑形象,并用4、50根这样的石碑组成一个大型石柱阵。每年立一块, 直至力所不能及为止,这个计划由于资金的限制在当时被迫搁浅了, 只留下了一堆石膏模型。
2007年,在策展人黄专的推荐下,上海浦江新城接受了隋建国的这一计划,他根据当地城镇建设的地理方位重新规划了一个正南正北的矩阵,这与上海华侨城的布局朝向形成了偏离17.5度的网络坐标,矩阵里的每一个格子的交叉点纵横相隔195米,一共有42个预留点。在网格的交叉点上,
艺术家每年选定其中的一个,植入一个长宽各120厘米的铁锈色铸铁方柱,并保持立方体顶面吴淞高程670厘米的绝对水平,最终在城区中形成等高的网状方柱矩阵。植入点的数量随着年数每年递增一个,作品的完成以作者丧失行为能力为止,2007年至今已经立起了5个点。在《偏离17.5º》这个方案中,单体的作品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,它们只是见证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——地球的南北磁极以及人的生老病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