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设账户 登录
人美中国书画网,中国书画,人民艺术网,人民美术出版社 返回首页

踪岩夫的个人网站 http://www.rmzgsh.com/?193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相册

收藏 分享 共 17 张图片

雄健洒脱 浓郁醇厚 常锐伦 翻看岩夫的写意画作品,其雄健洒脱、浓郁醇厚的画风与大气的 品格扑面打眼,随着画中酣畅淋漓的笔墨传达的豪情而身心激荡、胸 怀舒展,体味到读画的畅神,领略其笔墨构成的美感。我喜欢岩夫的 画,喜欢其画所表现的精神状态及艺术风格。 我与岩夫大学同窗又同事多年,深知其画如其人。大学同学时他 是班长,留校后还曾任教艺术理论课,教学工作的需要逼着他读了许 多书,在首都师大美术系还任职一段系领导工作,这些经历使其学识 渊博,能文能诗,心高志远,胸襟大度,又能坚持已见。画家的修养 都体现于他的画作之中。故其画能有大气度与大气势,能有既壮美又 雅致的艺术表达。 岩夫在艺术上有他自己的主张和见解,若干年来从不动摇。他认 为中国画应当强化民族个性,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,使之现代化、当 代化。他说“一个画家要有自身个性,一个民族要有民族个性,中国 画如不保持和强化民族个性,将来会失去艺术大国的地位”。还说“中 国画最高的理论指导是天人合一,最根本的创作方法是意象造型,最 基本的艺术技巧是同于书法的用笔方法和灵动多变的墨法。捨此则没 有中国特色”。他赞成潘天寿先生的主张,“强化笔墨,与西画拉幵距 离”。因此他走的是强化笔墨的路子,他的画都是“写”出来的。 对于“写”,他提出只求功力,不守规矩。他认为“没有功力, 线条就会腻弱;死守规矩,就不能随心所欲。用笔的随意与活力,必 然表达个人天性,成为个人的标志。”为了这“写”的功力,岩夫每 天用一定时间练字。他练字不是死抱某家,而是广泛涉猎,真草隶篆 皆体会之,皆融入自己的字与画中。所以他画中的线有力度有韧劲, 是呈现画家艺术个性与用笔功力的线。 为了加强画面结构的厚度与张力,画家吸收了西方构成的某些元 素,以强化线与块面之间的建筑感。构图中在以物形结构取势之后, 还运用非物形因素的点线与墨块予以整合,使之气势连贯、浑然一体。 其可贵之处是让人看不出融入西方构成的元素,仍然是民族传统之 法。 岩夫写意花鸟画中的笔墨运用,吾认为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: 其一,线条交织的纵横气与线面交织的坚固性。他的画气势大, 在于线的气势、结构的安排与墨块的组织。他喜用力道而刚柔兼济的 长线纵横交织,以形成纵横气。通过自上而下、自左而右的线条的穿 插避让、交织互补形成结实的结构关系,再将浓淡不均、大小不等的 墨块参入其中,使之形成尤如钢筋水泥般厚重而坚实的画面效果。 其二、物象与非物象笔墨融为一体的圆浑性。他画中的笔墨,有 的是物象构成的笔墨。有的是非物象的形式构成的笔墨。二者协调一 致,互相补充。这既得益于传统的“知白守黑”法,又得益于黑白灰 的“现代构成”法,这样的尝试增强了整体艺术效果和形式美感。岩 夫推崇传统布局的总体理念,但不限于简单的太极鱼流动式,而应像 八八六十四卦那样在多变中求统一。 其三,重墨重彩相结合的融汇与互补。岩夫在强化笔墨的同时,还主张强化色彩。传统写意画历来重墨轻色,因为古人“以素为本”, 认为黑白为大礼之色。“素即雅”的观念一直影响着文人的写意画。 且总以为色墨相碍。岩夫则认为“以素为雅”有一定局限性,素而雅 与艳而雅应同提并论,只有强化色彩,才能更大尺度的加强中国写意 画的表现力。他在这方面做了长期探索,也有显著成效,所以他的画 既有笔墨又有色彩,二者相得益彰。 岩夫的画中多有题句,以强化情感表达和形式美感。例如建军节 为部队画硕大的桃子,题诗“金风玉露六十年,碧血芳草路漫漫。尔 今华夏尽沃野,谁留硕果在人间? ”在汶川地震时,他为赈灾所画的 断枝石榴树上题辞“留得千粒籽,劫后更成林”。他为丝瓜的题辞是 “惯于凌秋饮清露,历经风霜自多丝”。他在美人蕉上题写“叶肥花 壮浑如玉,当今红花谁第一?都城巷陌寻常见,不是美人也弄姿”。 画豆角题“居京半百终日忙,梦魂昨夜归故乡。晨起茫然漫捉笔。案 边犹有瓜豆香”。画野生的蜀葵题写“天生之物必有用,无主无家自 生成。春夏喜迎八方雨,秋来又遇快和风”。……岩夫不是诗人,但 从他题写的文字中间,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单纯注重技巧的画家。他 对作品的追求,不单要给人以视觉美感,还要给人以更丰富的精神文 化的享受。这本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,然当今能做到者无多,故我对 岩夫钦佩之、推崇之。

上一组 下一组

其它相册

SCRM|小黑屋|人美中国书画网  |网站地图
邮箱:brushwork#163.com(#更改为@)

GMT+8, 2024-5-14 22:43 , Processed in 0.584066 second(s), 8 queries , Xcache On.

返回顶部